|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金坛人好饮。过去,无论在家还是在外,只要身上有几个铜钱,不管中午傍晚,都得去小酒店小酌一番,然后神仙似的带几分醉意离店而去。
金坛是一个产酒历史悠久的县城。一千几百年前的秦朝,金坛尚属会稽之曲阿县时,这里的“百花老陈”就名扬江南了,到明朝金坛“封缸酒”奉为贡酒,至清光绪年间金坛白塔乡的“老陈”、民国四年章仁兴酒厂的“陈酒”,还有怡盛、信孚糟坊的酒,解放后的金坛酒厂,金坛的酿酒业从未间断。
金坛历来擅长酿造黄酒,一千多年来一贯如此,可谓是传统产品了。最近看到《随园食单》中提到,金坛黄酒中还有个深藏官府的珍品。此书作者袁枚,是中国历史上享誉盛名的美食家、文学家。他对国内的名酒、名茶及美味佳肴都一一评判,其权威性不亚于今天的国家级评审委员会。他那本《随园食单》一出版,历代的《饮馔正要》、《食宪鸿秘》、《饮馔服食笺》便相形见绌。
袁枚是乾隆进士,他和金坛乾隆时期的状元于敏中相知相交,还到金坛喝过于相府的酒。之后他在《随园食单》“茶酒单”栏目中如此评述:“于文襄公家所造的酒,有甜涩二种,以涩者为清,一清澈骨,色若松花,其味略似绍兴,而清冽过之。”袁枚生性高傲,不媚权吹捧,书中提到的于氏家酒绝非市井所能酿出,必名门酒师得其水火节候精制而成。想想也是,堂堂相府,乾隆皇帝六次来到他家,如果拿不出名酒怎能宴请一国之首。可惜的是,这种比绍兴酒还清冽的酒,金坛老百姓从未见过,也未尝过,后来随着于相府的破败便失传了。
说到金坛千年酿造黄酒的来由,据行家说,黄酒佳品,必须汲湖水酿造。水的成份不宜过清,也不宜过浊;清则质薄,日久变酸,浊则失掉清灵之气。绍兴是黄酒之乡,古来就有“山阴会稽之间,水最宜酒”的说法。那么,金坛的水又如何?
民国四年绍兴酒商章子欣到苏南考察,发现金坛老鸦塘的水很好,便取了样品带回浙江化验,结果证实金坛老鸦塘的水与绍兴金湖的水相似。于是立即带了人马在老鸦塘岸边开起糟坊,年产黄酒二万多斤。由此看来,我们金坛老祖先也早识得金坛之水宜酒,千年选择酿制黄酒是有道理的。
金坛城乡酒店很多。且不说城里的“雅聚园”、“鸣福园”、“天香楼”、“邹恒元”这些与承办酒筵供应饭菜的大酒店,就是僻街小巷、城郊乡村那些小酒店,店中放两三张桌,十几张凳,门上挂个“太白遗风”的牌子,颇有“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缘树隐啼莺”的味道。小酒店大都是夫妻或父子二人经营,很少用酒保伙计,没什么陈设,四五只盛酒用的坛子,几十副杯盏碗筷,一套竹制的串筒、园口,边上有长柄,容量有一斤、半斤、二两、一两的。酒客坐下,以饮酒为主,吃饭为次,略许一点花生米、豆腐干即可。小酒店利小本短,即使老顾客老面孔也概不赊欠。
金坛城里也有几家酱园,除了制造酱油、食醋、酱菜之外,也能酿酒。这些酱园门市也放上一两张桌子供人饮酒,但不供下酒小菜。我小时候到过几家酱园作坊,目睹其酿酒过程,酒师傅还倒一点酒给我喝。印象最深的是那园子里的酒坛子,多得数都数不清,一叠叠堆着,底大头小,呈等边三角形放着。这些原始器皿,不知今日还派不派得上用场。
金坛当年销售的酒,大都从本地糟坊酒厂批进,只有西北几个乡镇从丹阳延陵里庄进货。那时普通酒价格不高,不像今天五粮液、茅台、洋河这么贵。尽管如此,酒税还是不低。中国酒税从西汉始征,到清代酒税更多。凡酿酒、卖酒、运酒都须凭“牙帖”(即营业执照)方可开张。县府派员到各地挨查,视门面大小、营业多少按月收取市税、曲税、印花税。对民间私家酿酒可免税收,但不得超过三百斤。
金坛酒市很盛,“家家扶得醉人归”。我见到不少喝醉的人,有烂醉如泥的,有发酒疯打骂人的,有摆架子打官腔弄姿作态的。我喜欢白凉亭那个汤老爹,他是苏北人,五十来岁,他喝了酒能给我带来欢乐。他从箩行歇夜回家,总是满口酒气,挑着付箩担,摇摇晃晃,总是哼那“一呀一更星,月牙儿升起,小妹妹在房中……”的曲儿。这时,我总是马上跑过去,摸他通红的面孔,问他:“小妹妹在房中干什么?”
酒是诗词的创作元素。金坛唐朝的戴叔伦、清朝进士张祥鸢都携带着家乡酒游山玩水,写下名句“湖光十里平如镜,携酒登山拾月明”,“天柱峰头醉豪客,风流笑挟飞仙游”。金坛过去写酒的诗词很多,我倒觉得清末民初秀才李竹溪的“三二知己频来往,犹幸无钱酒可赊”颇有意境,也很真实。李秀才住东门乡下,穷困潦倒,囊无一文,可他嗜酒,好交友,他写酒的诗词也别具风格。今日宾馆酒家吟诗写词的人少了,倒是乘着酒兴讲“黄段子”的人多了起来。
解放后,金坛的酒公私合营,统购专卖,后来又计划批购,凭票供应,特别是粮食供应困难时期,真有点像汉景帝因旱灾禁酿酒的格局。酒一旦成了匮乏商品,便演绎成另一道酒事风景。
说到这里还有两个故事,一是大跃进那年,我和一位姓闻的医生去溧阳大炼钢铁工地提供医疗服务。闻医生嗜酒,在那儿三日不知酒味,他居然将医用酒精兑些冷水喝下,乙醇中了毒,害得我胆战心惊地守了他一个晚上。还有件事是一次我在乡下,隔壁有个老王,凭票供应的酒根本不够他的海量。一日他酒瘾上来,踱来踱去,忍不住把他老婆厨下一点料酒偷偷喝了。他老婆发现了便和他打了起来,老王一气之下,险些寻了短见。今日满街各式各样的酒卖都卖不完,再提这些往事,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作者:胡金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