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常州金坛是中国刻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63岁的金坛人杨兆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剪刻纸)技艺传承人。他在传授技艺的同时,耗时8年自费走访了50位民间艺人,守护着一刀一纸的剪刻纸世界…… 半路出家 “偷师”邻居 11月的常州金坛,阴雨说来就来,根本不会提前“打招呼”。在金坛区南二环一处服装厂,几间厂房改造成的剪刻纸展馆内空调吹得正劲。 一头白发,戴着一副老花镜伏案专心刻纸的老人正是杨兆群。一张被折叠成普通棋盘大小的方形纸已经雕刻完大半。一把尖尖的刻刀在方形纸上划出一道道印记。看到记者来访,杨兆群停下了手中的刻刀上前招呼,并且饶有兴致的介绍起了自己正在雕刻的作品。当他一层层打开方形纸时,记者这才看出这竟然是一张长约1米的“年年有余”图,四条鲤鱼活灵活现。 2009年,杨兆群拿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剪纸《金坛刻纸》)的证书,这是对他50年刻纸技艺生涯的肯定…… 津云记者跟随杨兆群来到了他的老家——金坛区朱林镇。从19岁离开老家至今,杨兆群只回来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杨兆群老房子隔壁,住着年近90岁高龄的宋奶奶,她的老伴宋爷爷已经去世,宋爷爷是位刻章艺人。当年,十岁出头的杨兆群就是在宋奶奶家第一次见到了刻章技艺。之后,他便时常帮宋爷爷磨刀并模仿送爷爷雕刻的样子“偷师”。一年多以后,杨兆群就已经能独立刻章了,于是宋爷爷就不让他再跟着学了。被“赶出”来的杨兆群又来到了另一位邻居夏奶奶家,夏奶奶平时喜欢剪鞋花,杨兆群就一边看一边学习。经过两年多观摩、实践,又学会了剪鞋花的技艺。可以说,杨兆群技艺的雏形就是从左邻右里那里学来的。杨兆群说,宋爷爷、夏奶奶一生没有获得什么荣誉,就是普普通通的民间手艺人,但他们的作品堪比一些名家和美术师。 掌握了两门技艺的杨兆群突发奇想,将刻图章和剪鞋花的技艺结合,创作出了刻花、刻纸的作品。尽管当时没有马上从事刻纸事业,但他却摸索出了这门手艺的门道。 荣誉的背后是辛酸 说起获奖作品,最让杨兆群得意的是由他提议,和另外四名创作者一起完成的巨幅刻纸作品《从雅典到北京》。在出差回家的飞机上,杨兆群就构思出包括历任奥委会主席头像、历届奥运会金牌等元素构成的刻纸作品。 经过3个多月的查阅资料,2000多万刀的刻工,耗时4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一个月,他们完成了这幅长29米,宽2.08米的巨幅刻纸作品。后来,这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萨马拉齐先生看到作品后给出了高度评价,并亲笔为创作者回信。 为了纪念这段光辉的历史,杨兆群和他的学生耗时4个月制作了一幅“缩小版”的《从雅典到北京》,这幅作品长8米,宽0.6米。杨兆群说,《从雅典到北京》让世界更多人认识了金坛刻纸,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创作巅峰,也代表着金坛刻纸的高峰。 荣誉光鲜的背后是艰苦的创作。在展馆旁边的工作室,杨兆群的徒弟刘国红正在紧张的雕刻“百福图”。尽管已经有20年的刻纸功底,刻一张A4纸大小的“百福图”,刘国红也要耗时两天才能完成。 津云记者注意到,刘国红的食指和小拇指上都带着指套。当她摘下指套时记者才发现,原来指套保护的地方已经磨起了老茧。刘国红说,食指的老茧是长期用力握刀留下的,小拇指的老茧是经常与纸张摩擦长出的。如果不带指套,刻纸时两个老茧会被磨的很疼。此外,因为刻纸作品都有纹路,在加速雕刻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跟随纹路倾斜。久而久之,刘国红的腰椎变形,如今已经压迫了腿神经,腿部不时会酸痛甚至麻木。因为长期低头创作,她的颈椎和眼睛也落下毛病…… 由于刻纸作品本身的廉价和市场销量的不稳定,尽管每年都有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年轻人,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坚持到最后,因此在金坛专门从事剪刻纸创作的人平均年龄超过了45岁。 8年走访50位民间艺人 虽然杨兆群、刘国红师徒的剪刻纸作品很精致,堪称“明星”作品。但在杨兆群眼里,“明星”作品并不是自己的,而是属于民间艺人的。 在杨兆群展馆旁边,有一间恒温、除湿的仓库。房间内摆放着两排两米高的柜子,里面有4万多幅剪刻纸作品。这些是他耗时8年,从全国50多位民间剪刻纸艺人手里搜集来的。杨兆群曾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走访全国100位民间剪刻纸艺人,采集资料,保留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剪刻纸作品。 在走访过程中,最让杨兆群记忆深刻的是陕西安塞的高金爱老人。2010年,高金爱老人已经79岁高龄。因为当年正值虎年,老人剪了100只形态各异的老虎。 杨兆群对这群老虎爱不释手,可是也不忍“拆散”这群“百虎”。在征得老人同意后,只挑选了鸡、马、人物等具有个性和代表性的七幅剪纸作品便离开了。谁料,当杨兆群在附近山顶上拍摄场景资料时,高金爱的儿子气喘吁吁地追上来对他说:“杨老师,我母亲说没有什么好给你的,就卷了一卷报纸。”杨兆群定睛一看,那卷报纸里装着的,正是刚才老人那100只老虎中的50只。 “我母亲说,这些摆在我家里,不如摆到你那去。”说罢,将那卷报纸交给了杨兆群后又匆匆离开。拿着这些作品,杨兆群觉得手中沉甸甸的,于是筹建一座中国剪刻纸博物馆的想法出现了,他想让这些精美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 另杨兆群遗憾的,2011年也就是杨兆群与高金爱老人见面后的一年,高金爱老人去世了。“我答应过高奶奶要接她来金坛,谁知道永远不可能实现了。”杨兆群感慨地说,这也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用服装厂支撑剪刻纸 走访民间艺人是个烧钱的行动,仅今年前10个月就花去了40万多元。这笔开支靠杨兆群的剪刻纸工作室是无法支撑的。 杨兆群的另一个身份是当地一家服装厂的负责人,如今服装厂有100多名职工,连续两年都出现了亏情况,损杨兆感觉到了服装厂的危机。他本应该专注于经营,可却一心扑在刻纸上,。 就在今年春节时,杨兆群将远在青海做地产生意的弟弟杨水春硬拉了回来帮忙管理服装厂。杨水春在青海的地产公司已经做到了中层,拿着高额年薪,况且隔行如隔山,而且正直服装行业走下坡路,如果杨水春回来挽救不了服装厂,那么责任势必归结到杨水春身上。因此,一开始杨水春的妻女都不同意他回来。 可当杨水春看到哥哥对刻纸艺术的热爱后,他被感动了,于是毅然辞职回家打理服装厂。尽管杨水春嘴上说哥哥是“老顽童”,但心里却佩服哥哥并支持着他。 杨水春的到来算是稳住了服装厂,但并不敢保证今年一定能扭亏为盈。况且,杨兆群每年刻纸创作中数十万的支出都要服装厂买单,因此杨水春的压力非常大。杨兆群告诉津云记者,宁可搞垮服装厂也要支持剪刻纸创作。 不过杨兆群也没闲着,他开始挖掘刻纸作品的附加值。他将剪刻纸作品喜上眉梢和LED灯结合,开发了专利台灯,还有刻纸图案的丝巾。这两件作品每个月的订单量都超过了200套。 长荡湖是金坛明珠,一首《长湖荡歌》唱出了长荡湖的蟹肥水美,让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根据这首歌曲,杨兆群创作了刻纸版的MV,作品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很多外地人的青睐。 为了让刻纸作品适应当下的市场,杨兆群将中国美术学院科班毕业生何雅雯招入麾下。小何的设计风格有现代感,她设计的一幅《醉八仙》作品,将传统的锦衣长袍的八仙造型设计成了卡通人物图案,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追捧。 筹建剪刻纸博物馆 金坛刻纸研究所副所长殷卓宁对杨兆群的走访行动高度赞赏。他认为很多民间艺人的作品堪称精品,而且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这些东西一旦没有传承将会永久消失。 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剪刻纸作品,再看看满头白发的艺人,杨兆群感到创建剪刻纸博物馆的紧迫性。他希望政府部门能够尽快审批下来,并尽可能提供场地,让4万多件剪刻纸作品尽快面世,让更多的人了解剪刻纸,了解那些来自民间的工匠和工匠精神。 部分图片由杨兆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