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haimian宝宝 于 2018-11-21 10:55 编辑
上海中心大厦,总高632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第二高楼,中国第一高楼。大厦楼顶塔冠平台上,有一个目前世界上高度最高、在线连续观测时间最长的气象综合观测站——上海中心大厦综合气象观测站。观测站只有4平方米,安装了10多台气象仪器,这个站的“站长”正是37岁的常州人高伟。
高伟,金坛区儒林镇水北人,长三角环境气象预报预警中心监测分析科副科长,负责上海中心大厦综合气象观测站的运行维护和保障。他告诉记者,观测站是上海市气象局在上海地区所属13个大气成分观测站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观测站,观测高度距离地面609米,观测项目包括常规气象要素、反应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温室气体等,监测数据能为更精准地预报预警提供支撑,也有助于超大城市大气污染机制的综合研究。观测站是2016年底建成的,从那时起,高伟每个月都要上上下下600多米高空好几次,被同事称为“气象蜘蛛侠”。
“这是我的阵地,也是我的战场。”每次到这个观测站来,高伟都要先坐中心大厦的电梯到126楼,再爬楼梯和管道梯到132层平台,小小的观测站就在平台一角(如图)。别看只有4平方米,却塞满了温湿度仪、雨滴谱仪、能见度观测仪、风向风速仪、气体分析仪等10多台仪器设备,包括一台先进的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分析仪。“这些都是我们一台台搬上来的。”高伟说,建站完成后,他主要负责观测站的检查和维护,从数据采集到通信调测,再到设备检测更换,每一环节都需要做到认真细致与规范。“监测PM1、PM2.5、PM10的数据,能帮助环境气象研究人员掌握城市大气混合层热力动力的发展、大气污染垂直分布特征以及污染的输送与扩散规律,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形成和影响的机理等,作出更为准确的预报。”高伟如数家珍地说,温湿度仪、雨滴谱仪、能见度观测仪、风向风速仪、反应性气体和温室气体等设备,有助于摸清高层建筑群间“楼宇大风”等小气候的变化规律,对高层建筑抗风评估、低空飞行保障等监测和预报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
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有人会说,站在至高点,俯瞰魔都美景,不是很惬意?天气良好的情况下,的确如此。但酷暑、严寒时节,对“气象蜘蛛侠”来说,就是一种莫大的考验。今年1月,上海出现罕见的大雪,为了保障观测站的通讯正常,高伟不得不顶着风雪上去作业。冰冻的铁梯犹如滑梯,每上一级都要非常小心,一不小心整个人就可能被顶楼的狂风吹走,短短20多米的直梯,他爬了半个多小时。
前不久,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召开。为了保障期间仪器设备正常运行,高伟到中心大厦观测站的频率也更高了。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进口博览会,今年上海市气象局新设立的长江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也投入了运营。该站点距离长江入海口仅百米,能够有效监测外来污染物输送对上海的影响。高伟说,建站时正值盛夏,由于前期道路还没有建成,距离站点所在地还有一段5公里多的泥洼路,他和同事连续一周每天徒步进入,就连一二百斤重的气象观测设备,也是大家抬进去的。
高伟毕业于金坛区一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市气象局工作。高伟的父亲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到大都很懂事,学习上没有要父母操过心,工作后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看望家人,但他的工作确实很忙,在家里工作电话也总是接个不停。即便如此,全家人还是很支持儿子的工作,希望他能为中国的气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转自: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