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囝仔人(小孩子)有耳无嘴”是传统社会对小孩的教养第一步,认为小孩什么都不懂,最好“惦惦(安静)着听,别多嘴”。但是爱讲话真的不好吗? 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颜副教授在网络发表文章“当学生像低价团客,只会‘哇~’和行礼如仪地‘谢谢老师’”,引起广大回响。文中提到,自己带学生野外实习时,学生“只会低头滑手机,聊天”,关心的不是自然解说内容或是保护区内的一草一物,而是“何时要走回去,何时开饭,雨要下多久,还有地上怎么这么滑?”台大电机系叶副教授也发现,许多大学生到了大学仍不会表达、问问题,深究之后才知道,原来台湾教育长期以来“喜欢安静、乖的小孩”,让学生从小被训练“沉默是金”。 说话固然在团体生活中容易影响秩序、纪律,但是彰化县土库小学林老师认为,若有适当的引导,“爱讲话是件好事”。她强调,说话可以协助思考,帮忙孩子建立语文架构,甚至有益于写作。“一味的禁止,容易影响孩子自信,也可能阻碍未来的学习发展”。因此,面对爱说话的小孩,林老师建议,可以善用一些技巧,让爱讲话成为一种优势。 方法一:从讲完整的句子开始 爱讲话不等于会讲话,许多小孩经常“连话都说不清楚”,意思是,要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其实也需要训练。林老师举例,有一次小孩来找她说,“牙齿痛”,却没说明牙痛的位置,或是需要什么协助。她便引导小孩把话说清楚:“早上到校时还不觉得痛,但是中午吃饭后,后方牙龈开始隐隐作痛,能不能请老师帮我看一下?” 方法二:从讲述故事开始 许多小孩爱阅读,但是看过就忘了,或是教科书的内容也“有看没有懂”。林老师建议,要经常与孩子练习讲故事,简单要孩子重述书中的四大元素“主角”、“背景”、“转折”、“结果”。譬如,灰姑娘(主角)原本被后母禁止去参加舞会(背景),但是遇到神仙教母帮助他(转折),最后与王子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结果)。 方法三:尝试表达意见、理由 要与人辩论是一种高超的技巧,但是提出意见、表达想法,却可以协助人与人之间更清楚的沟通。林老师举例,班上有小孩经常早餐吃不完,但是只会跟妈妈说“我不要吃早餐”,让妈妈误以为小孩挑食,遭到一阵责骂。“我教他跟妈妈说,‘我早餐经常吃不完,丢掉又很浪费,能不能帮我带少一点,才不会浪费食物’”,精确地提出想法,便能避免一场更大的亲子冲突。 讲话也是一种情绪抒发,除了一味的禁止小孩说话,或许大人可以换个角度想,将说话转变成孩子的优势,也让表达成为未来发展的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