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1955年8月13日,我出生在无锡市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我是家中的第三个孩子,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全家五口人。父亲在无锡印染厂工作,母亲因身体原因一直病休在家,为了维持生活,母亲经常到工厂里领一些针线活回家做。在那时,我们家的生活还算说得过去。
1960年代,整个国家都处在非常困难时期,工业生产举步维艰,农业特别粮食生产年年减产,人民生活水平非常低,老百姓是吃了上顿愁下顿,野菜皮当作粮食充饥。听父母亲讲,那时我家和全国千千万万家庭一样困难,尽管吃的是国家供应粮,但远远不能吃饱,更谈不上吃好,经常买点芋头、山芋、胡萝卜之类的东西煮了当饭吃,而且连芋头皮都吃得一点不剩,记得最难吃的是豆腐渣稀饭。父亲在工厂上班,好不容易等到工厂里改善职工伙食,发给大家每人一两猪肉,父亲还是舍不得吃,带回来给我们吃。姐姐放学回来,还要拎着空筐,到郊区的田埂上挖野菜。
三年自然灾害及文化大革命的那些年中,全国各大中城市的许多居民、知识青年、机关工作人员等响应毛泽东主席的号召“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陆续从城市来到农村,从工厂来到田间,不当工人当农民,不拿工资拿工分,与农民们一起“战天斗地”。我母亲当时因长期患病而一直没有固定的工作,姐姐和我又都在学校读书,我们三人符合“不在城里吃闲饭”的下放条件,就被列入下放人员之中。
1963年的夏季,父亲为我们做好先期下乡准备的工作后,母亲、姐和我来到了农村新家———金坛后阳公社官庄大队第十生产队。听父母亲讲,之所以被下放到官庄大队,就因为我的祖辈们就长期居住在这里。太公太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早期就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解放之前,父亲因家中实在太穷,就步行从官庄走到无锡,安了家。那时爷爷、奶奶早已去世,父亲唯一的亲姐姐也已去世,官庄也没有亲人了。父亲当时考虑把全家大小带到无锡,脱离农村这个苦海,在城市里找了工作挣点钱,虽然钱不多,但一家人团圆在一起,苦中有乐。可是新中国刚成立之初,各方面都得从头开始,人民生活水准相当低,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等等弄得全国人民挣扎在贫困受苦的“刀刃”上。在那个年代,在城市过苦日子,还不如来到农村,生活在农村,“瓜、菜、带”能填饱肚子。
到了农村,就必须有居住的地方。凭我家当时的经济状况还不能建造瓦房,好在政府对下放人员有资助安家的补贴,同时凭下放证可以买到比较便宜而市场紧俏的建材物资,加上左邻右舍的帮助,才造了两小间四界头瓦房,房高只有两米多一点,乱砖砌墙,盖上几片瓦。这种瓦房那时在当地来说算是可以了,因为农民们大都住的是土坯草房。
我家门前是一块空荒着的土地,据生产队长介绍,这是专门为我家腾出来的“自留田”。空地的南端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土路,东边有一个清澈碧绿的水塘。水塘南北长150米左右,东西宽30米左右,官庄村有近200户人家,其中有50%的人常年在这水塘里淘米、洗菜、洗衣服,夏天也是游泳爱好者的“游泳池”。土路的西边是大片农田、竹林。土路的南坡下是一条东西向的小水渠,流水常年不断,特别是夜间静下来时,流水声很有节奏,非常动听悦耳,与无锡市锡惠公园中的寄畅园“七音池”的流水声一样:“叮叮咚咚,叮咚叮……”令我陶醉。新家的东面和西面是枝盛叶繁的桑树田园,北端便是官庄村的农户家舍,简陋的住房一家挨着一家,远远地看上去是显得那么灰暗、苍白、贫寒。
我的农村生活就这么开始了…… (注:戴建成现为常州市天宁区政协干部)
作者:戴建成金沙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