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12-16 12: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心在飞 于 2010-12-16 12:52 编辑
10月20日
上午到维多利亚大学法学院听前院长安德鲁教授为我们讲授澳大利亚国家简史、法律体系的由来及总体框架等方面做了一个有趣的介绍。澳有两大政党,工**表工人利益,自由**表资本家利益;澳和其他西方国家一样,有钱就有权,No Money,No Power;霍华德执政时,利用执政党在参、众两院都占多数的难得的有利形势,强硬通过了诸多政策,别人拿他也没办法,因为没有人能制约得了他,但是在下一轮选举中,很多人都不选他了,包括原来很支持他的华人,结果下台,等等。
澳大利亚原是英国一后花园,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农庄;它真正发迹,是在离墨尔本以西70公里处发现含金富矿开始,约10年左右基本开采完毕,黄金总产量达600吨,墨尔本也由5万人的中小城市一跃成为澳洲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继而成为澳大利亚的首府。一战爆发后,澳人发现现代武器太厉害了,巨舰大炮很容易伤害到建在海边的城市,一但有战争,海边的墨尔本无法用纵深抵御来自海上的威胁,所以在相对内陆、距海岸100公里的地方,划出了一块240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立了现在的首府堪培拉,并迁都于此。
午餐后,到住所附近一个超市去选购食品、日用品。国内,超市基本等同于百货大楼,但澳的超市不是如此,基本只卖食品、日用品这些,服装、鞋帽什么的都没看到。超市里基本生活食品还是蛮便宜,一个大面包1.47澳,约人民币9.7元;国内一个品牌的小面包,也要5块多。随后到澳督府旁的皇家花园去看了看,花园路对面就是亚拉(Yarra)河。来澳两天,感觉澳人确实热爱生活、热爱健康,会享受生活。在各个时间段,都能看到不同年龄段的人在锻炼身体,主要是散步、跑步和骑自行车,老人、中年人、年轻人,还有孩子,甚至还有成年人推着婴儿车小跑的。在河上,几条皮划艇在岸上教练的指导下训练;艇上的运动员看到岸上有人在关注他们、拍照什么的,很热情地打来招呼,我们也挥手高声回应,其乐融融。澳人锻炼得热汗淋漓,我们却从中感觉到对生活的悠闲和享受,这种感受,非身临其境,难以体会。澳人的这种生活态度,与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福利有关。他们的社会保障、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孩子在18岁后自立,老人由国家赡养,所以他们管好自己就好,负担轻;国家鼓励生育,每生一个孩子发5000元补贴,生到4个以上,光靠国家补贴就可以不干活在家享受了;经济发展程度也让国家有这个财力去承担这些费用。而国内,社会保障不到位,成家有孩子之后,上有老要照顾,下有小要操心,还要存钱对付可能的大病、大事,教育、医疗、住房样样要花大钱,样样不省心,好象没那么多时间、精力和心情去自由、悠闲地享受生活。澳人很多周光族,周三是最萧条的时候,周四是最热闹的时候(发薪水),因为他们是周薪制,每周发一次薪水,往往不到周三,钱就花光了,只好紧巴巴的等到周四发薪水,拿到钱了,把一周的食品买回家,其它就是快速去花钱享受。皇家花园保养得相当不错,草坪很厚实,小湖里放养了鳗鱼,还有天鹅、海鸟之类的,不少老外躺在草坪上悠闲地晒太阳;还有背着小包、骑着自行车来到草坪上,然后人和自行车一起倒在草坪上晒太阳,饿了啃点自带的干粮,实在是不可错过的一景。在逛的时候,一对老年澳人很热情地用英语问我们从哪来,知道我们从中国来后,很高兴地说自己去过重庆等地,可惜队里英语很好的都不在现场,在场的都是English very poor的那类,所以大家云遮雾绕地互相忽悠了半天后,热情扬抑地互道Byby,意犹未尽的各自走人。墨尔本居民虽然热爱运动,但机动车保有量很高,平均第个家庭有1.5辆车,所以一到5点半下班时刻,道路交通还是会很拥堵,不过持续时间并不长。车流量虽然大,但车辆各行其道,很少乱拐乱插的,我目前只看到一辆急拐的。说到道路,墨尔本还有一景不得不提,就是十字路口的行人通道边的柱子上,有一个标有箭头的地方,下面有一个大大的不锈钢按钮。行人来到道口,要过马路了,可以按一下按钮,交通系统会根据要求,一定时间后开放人行绿灯,让行人穿过马路,同时会发出柔和的轻鸣声,这是为提醒盲人而设置的,非常人性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