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走在大街上,进入超市卖场,到处是琳琅满目的月饼,不由想起小时候的农家人的包烧饼。
小时候每逢中秋节,父母除了给我们每个孩子买回来苏式月饼外,还要烙制好多烧饼。母亲就是做包烧饼的行家能手,左右邻居经常请她指点烙制。
中秋节前一天晚上,母亲便会和好一大盆面,到了第二天中午,面已经发酵好了,便开始制作。制作的工艺和流程与烙大饼有点相像,但包烧饼的特点就是加进点包馅,包馅有芝麻、花生糖、瓜子仁等等,品种不比当时的月饼少。母亲将不同包馅的烧饼做成不同花样,有扁圆的、扁方的、扁三角形的,便于食用时区分。母亲先将面条揉到一定程度,然后搓成条再摘成小团,擀平小面团放入包馅,再揉成图形不同的扁烧饼,将其放在一旁。母亲的手很巧,这看似简单的工序,我直到今天也没学会。当然包烧饼的时候,我们兄妹俩也自我创新地给包烧饼造点图案,弄个造型什么的,总之,都想让做出来的包烧饼更漂亮、新颖。
母亲将制作好的烧饼整齐地放在一边案板上,等案板上的面饼足够多的时候,便进入了烙制阶段。父亲负责生火和掌握火候,而母亲在灶头上操作。试着锅热了,母亲将烧饼贴到锅里,这时她看起来很忙,一会儿指挥父亲调火头(火候一定要把握好,火太大,会焦,火太小,容易外面熟而里面不熟),一会儿翻转烧饼,慢慢的,随着烧饼的逐渐成形和变熟,屋子里面就飘散起了浓浓的香味。
我们早就忍耐不住,围在锅边,乘母亲不注意,一揭锅,抓上一个就往外跑,两只手在不停地换,虽然烫嘴还是连咬死咬的。起锅后,父母怕我们偷嘴,就把烧饼都拾进淘箩里,往屋梁上一挂,我们再馋也是望尘莫及,有时剩父母不在家,兄妹俩联合起来,凳上叠凳,“偷”上一个解馋。
包烧饼不但供农家人中秋时享用,而且是烤制品易于存放,农村人一般都吃到秋忙季节。记忆中,到村上人家玩,主妇看见小孩来了,避着众人,拿一个烧饼往我手里一塞。在那食品匮乏的时代,真是受宠若惊,说“如获至宝”也不过分。
农家包烧饼虽没有月饼那样香甜,没有脆饼那样脆酥,也没有杨柳摊饼那般清香,但在中秋前后,喝一碗早上煮得红红的大麦粥,咬上一口香甜的农家包烧饼,再加上凉拌豆腐,虽比不上美味佳肴,但也是农家人的独特享受。
作者:赵红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