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白》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色”中最简单,也是最复杂的一部。这是一部有着浓郁黑色幽默的电影,满怀着希望和厌世的悲观主义,也许是基耶洛夫斯基最具黑色味道的作品。
《白》讲述了一个波兰理发师卡洛,来到巴黎,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妻子。妻子不满意婚后的生活,跟他离了婚,把他赶到大街上。他回到波兰,发了一些不义之财,成了富翁,可他还想着以前的妻子。他伪造了自己的死亡,把财产全部归于前妻的名下,前妻赶来波兰,要求继承他的财产。理发师出现在她住的旅馆,与她相聚。就像一场梦,第二天,他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警察。她因“杀人”的嫌疑而被捕。
这部精美的影片讲的是充满痛楚和绝望的爱情,仅仅存在于想像与期盼之中的爱情。爱者的炽热、痛苦和绝望,被爱者的无动于衷和冷漠,一切都在极端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绚烂的激情被拧成了难以解开的乱麻。这时候,所有的东西,甚至演员轻轻的一瞥,都带着异常锐利的光芒,刺痛我们无动于衷的灵魂。
《白》暴露了艺术家易受伤害的一面。他们向往完美的爱情,向往人类的理想信念,但这些根本经不起思维的推敲。他们所能做的似乎只有看着这些被撕成碎片,随风飘逝。伟大的艺术家并不这样,他们要在这些之上,继续探求理想与信念存在的可能性。基耶洛夫斯基的“三色”就是这样的作品。
这个具有浓郁灰色调的故事,颇似大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作品:寻常中蕴涵的强烈戏剧冲突,淳朴中的畸形与黑色,正襟危坐里的可笑与荒诞。片中多处细节让人既觉得可悲又觉可乐,是一种黑暗中的酸涩,悲戚中的莞尔,难以理喻又在情理之中。基耶洛夫斯基就是通过这些不乏荒唐又极其真实的情节,表达了对人性的质询:柏拉图的所谓纯精神之爱真的存在吗?
应该说,短暂的精神之爱是可能的,但难以长久。因此对那些不论发生了什么仍在情感上坚持的情侣表示敬意的同时,也应对无性婚姻说“不”的人给予深切的同情和理解。恩格斯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可是没有性爱的爱情还叫爱情吗?所谓道德,反映在婚姻中就是平等,包括心理和生理上的平等。可是,无数的语言藩篱,无数的等级藩篱,无数的情感藩篱,无数的心灵藩篱……平等怎么可能?
影片还含蓄地提醒人们,政治不能解决最重要的人性问题,也难以解答任何一项有关我们最基本的人性和人道的问题。情爱的平等应是建立在男女双方生理与心理相悦相爱的基础上的,舍去任何一面都可能导致婚姻的悲剧。
作者:金文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