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曾读过一篇文章,记述的是二战时期一位德国老人的故事:老人住在人烟稀少的农村。一天,老人看到他家院子栅栏外面徘徊着一个陌生的男子。观察良久,他走上前去对陌生人说道:“先生,你愿意帮我把栅栏里的这堆木头搬到那个角落去吗?我老了,扛不动了。”那男子眼前一亮,边答应边脱去外套,然后卖劲地把木头扛了过去,摆放得整整齐齐。
那天晚上,满头大汗的陌生人心情愉快地与主人共进晚餐,第二天再踏上了旅程。
整个战争时期,逃难的人很多,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被人从院子的这头扛到那头,而每一次,就会有一个陌生人与他共进晚餐……
其实,那堆木头根本不需要搬动。
我看到这个故事后,被深深感动了。这是极其高尚而又极其陌生的一种感情:当一个人有能力帮助别人时,却小心地将自己的优越感掩藏起来,给受助者创造一个机会,从而使他觉得自己的受助是因为自己付出而得到的报偿,这是何等修养啊!
助人可以给人温暖,但如果不顾及对方的心理感受,也可能会深深伤害别人,在他们身上永远种下“卑微”。中国古代的“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在帮助别人时要“学会掩饰自己的优越感”,不要去伤害别人的尊严和人格。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被弟子告知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离开后,他又蹲下将鞋带解开。
一位旁观者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将鞋带解开呢?”大师回答道:“因为剧情需要我把鞋带解开。”“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弟子呢?”“他发现我的鞋带松了,热心地告诉我,我就要保护他的积极性,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这位大师巧妙地转移了自己的观点。我是位教师,这个故事提醒着我,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掩饰自己的“优越感”,去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赞赏;学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第二中学)
作者:朱华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