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在我住的小区里有座公共厕所,附近一个店铺的主人每天都提着水桶到男厕所里的水龙头等水。尽管每次当他从厕所里拎了满满一桶水出来时,会有一些人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但他总是不以为然,那神情倒颇为省了一桶水钱自得,分明还告诉旁人,“公家的东西你们烦什么?不要白不要!”
这样爱沾公家小便宜的人其实并不少见,只是方式、程度各有不同。对此,各方舆论也多有指责、批判,认为国人历来缺乏公德心,习惯于损公利己,凡是公家的就不晓得爱护,要么无端损坏,要么公为私有;而一涉及私利便斤斤计较,毫不退让,甚至要争得头破血流。这也就是所谓的“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一堆中国人一条虫”。
如此评价似乎也颇有道理,然而,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特定心理的形成,又岂是一句简单的“缺乏公德心”可以解释的?窃以为,有私乃有公,无私便无公。说到底,人之公德心的积累,已不是单纯的个人道德建设问题,它还受一个社会制度的影响。我们这个民族最提倡公德心,偏偏多的是爱沾公家便宜的人,为何?这些年,常常看到媒体报道西方人如何尊重社会公德,爱护公物,富人们如何热衷于公益事业,我就在想,为什么呢,他们可是私有制呀!后来我明白了,因为他们的国家是尊重、保护私产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财产有了安全感,他才会对别人的财产特别是公家的财产有应有的尊重和保护。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向来不太注重对私的保护,言私者总被称作小人,打入另册,无私奉献者方为贤良。而且,最可怕的是,往往只需要统治者一句话,你今日即便富可敌国,明日也会倾家荡产。在那些年代的中国人对自己的私产都普遍缺乏安全感,要这种状态下的人去谈公德,爱护公产,不太现实。所以,在越不尊重私产,越提倡公德的时候,人们反而越没有公德,用句老百姓常说的话,“自己还顾不来呢,管别人做什么!”
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公是公,私是私,才能公私分明。只保护公产而不保护私产,最终公产也难以保住。“有恒产者有恒心”,一个社会,有产者越多,他们所受的法律保护越充分,这个社会的基础就越稳定。当广大民众将自己的利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之后,一个社会长久发展的动力机制也就形成了。
现代中国正这样一步步地前进。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的条文加入宪法。此举被海内外媒体誉为“经济改革的里程碑”。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将《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舆论一致认为“物权法对公私财产实行平等保护,这是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交易秩序形成的条件,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体现。”
“国家制订法律全面落实保护私有财产权,这让人们吃上了定心丸。”一位民营企业家如此表示,“保护私有财产,将增强人们对拥有财富的安全感,惠及长远。”正所谓“民不富,国不强”,公是由一个个具体的私组成的,无私之积累便无公之形成,无私德便无公德。只有人们私的权利被保护和重视,人们才会有更大积极性和责任感去履行保护公的义务。
作者:戈待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