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旧时金坛城乡文艺活动,均无固定剧场,逢到演戏,都在寺庙戏楼演唱,也有在广场搭台演出的。过去,金坛寺庙的主持人和地方绅士及商家经常请戏班来坛唱戏。城区经常唱戏的场所有城隍庙戏楼、圣皇庙戏楼、东察院广场等,在白塔、水北、直溪、尧塘等乡镇也有戏楼唱神戏。
各庙的演戏内容各有不同,如城隍庙演戏,叫城隍戏,是为了城隍老爷过生日唱的戏,专供神,善男信女都要烧香供奉,念经坐夜,许愿保平安。城隍庙是道教的地方,专有道士为信徒们收灾降福。戏的节目也很简单,看戏的人也不多;而圣皇庙演戏却专为信徒们求神拜佛,各方来客到庙里大都是为患病小孩及家属求神,特别每到春季疫病(天花病)流行,信徒们更是纷纷去烧香求神保佑赐仙方治病。庙内和尚见烧香求佛者,都会送一包仙方(实际是香灰)给他们治病,另外还发一条红布,上写天花已过字样,叫小孩挂在胸前。这种迷信活动不能治病,反害了不少人出了天花,成了麻子。但也确实因为当时医学不发达,无特效药治疗天花。
东察院(现朝阳小学南)演的戏是城内最热闹的,城乡群众最喜爱。东察院场地广阔,三面都有砖瓦泥土累成的小高山,是一个天然的大戏院。在小高山上有专为当地有钱人家太太小姐们搭帐篷坐椅,供她们看戏。每逢戏班来时,班主要早三天来搭好戏台,中间挂上一幕白布,分前后台:后台,供演员出场进场、化妆;前台挂着两盏汽油灯。开演前,锣鼓炮竹齐鸣,直冲九霄。观众如潮水般涌进戏场中央,小商小贩到处叫卖,生意十分火红。节目内容有太平戏、火神戏、庆丰收戏等。所谓“火神戏”是思古街商家共同请来许愿的,因为这条街每到秋冬季节经常失火,故请最佳戏班(小阿金班)来演“火神戏”,请火神收灾降福。
自当天下午六时开锣,到明天早晨六时散戏,叫做看到“两头红”。每次演出前,必须先演一些“跳加官”和“跳财神”等小戏,这是为当地官僚、绅士祝福加官、晋级、发财致富。跳加官演员头戴一张笑容可掬的假面具,一手拿朝板,一手持颂词条幅,如“天官赐福,收灾降福”、“五谷丰登”、“加官进禄”等等。随后,一个戴着金黄色假面具、身穿盔甲的武生出场,他手捧一个“金元宝”在台上跳进跳出,并向四方观众招手,叫大家“招财进宝”,台下观众看得十分喜悦。旧时官员、绅士、老板们都盼着飞黄腾达、大吉大利之事早日来临,因此他们很乐意掏出银元和银角子丢上戏台,赠给演员们。
演出过程中也会经常发生“抢亲”事件,这是旧社会的一种怪俗,因为当时男女婚姻不能自由,皆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也讲究门当户对,一些家境贫困,娶不起老婆的人就请亲朋好友们协助,在戏场“抢亲”。准备抢亲的约定去看戏,在戏开锣前,乘人群混杂时,将正在看戏的女的扛在肩上,随后亲友们立即放炮仗,将红帖往天上一洒,抢到家就成亲。看戏群众也很同情,大叫“抢亲了,抢亲了”,而官方也无理可究,因为这种方式是地方习俗。解放后,人民政府公布了新婚法以后,男女婚姻有自主权,废除了封建包办,“抢亲”的恶俗也被禁止了。
至于金坛城内的寺庙均在“破四旧”的时候被毁,那种庙宇广场前搭台唱戏的盛况也就成为了历史。(作者单位:金坛市工商联)
作者:于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