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金坛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为传承历史文化,从今天起,本台与金坛市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东方盐湖城置业有限公司联合开设《话说金坛》专栏,进一步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金坛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金坛文化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发挥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欢迎广大市民提供报道线索。 这几块静静陈列在金坛博物馆的石器曾经被人类先祖用来砍砸坚果和围捕猎物,发掘这些石核、石片的地方就在茅山东麓的薛埠镇和尚墩。 金坛市博物馆馆长 李国平:“经专家鉴定,年代在10万年到50万年之间,这充分说明,在我们金坛这块土地上,当时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繁衍、生息。” 这里是朱林镇三星村山下约65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该遗址出土文物数量之多、价值之大在国内同时代原始文化中极为罕见,表明了这里的史前文明曾经高度繁荣。 除三星村遗址外,位于薛埠镇的茅山土墩墓遗址也同样以其丰富的墓葬遗存信息,证明了早在商周时期,这里就曾经有着灿烂的人类文化。 这两处见证了先祖文明的重大考古发现,将金坛的历史向前推到了6000多年的那个远古年代,那么“金坛”这个名字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史料记载,金坛最早的地名是“金山”,春秋末期是延陵季子的封疆之地,原始地名为金山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以郡、县成为行政区域的郡县制,,当时的金山乡属曲阿县,此后,历经东汉、三国,“金山”都一直作为乡建制。 隋朝时期,金山乡曾被设置为金山府,在隋朝末年的战乱中,当地人将金山乡改设为金山县,唐高祖李渊统一中国后,金山县的县建制依然被保留着,但到了公元688年,“金山县”被改名为“金坛县”,这也是“金坛”这个名字第一次被正式命名。 金坛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 闻毅先:“武则天垂拱四年,又恢复县的建制,金山县,当时由于东郡有一个金山县,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重复的姓名,就改名为,金坛。” 从隋朝之前的金山乡、金山县,到唐朝武则天时期改名为金坛县,金坛已经历经了6000多年的发展历史,史料记载,除了叫“金坛”,在明清时期,“良常”和“金沙”也曾成为金坛的别称。说到金坛的别称,其实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身边的一些地名、桥名等就会透露出一些历史信息,过去的“金沙八景”、现在的“金沙广场”、“良常大桥”大桥等,无一不在透露这人们对历史的留念。明朝县志类文献《茅山志》中记载,“良常”和“金沙”就是曾经沿用较广的两个金坛别称。良常的由来呢,相传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游会稽,在和群臣宴饮的时候,他说道,“巡守之乐,莫过山海。自今以后,良为常也。”他说今后这个出来游山玩水,要成为一个制度,良为常也,就是要经常性的事情,后来的文人把北垂山改为良常山,把金坛有个雅号叫良常。秦始皇当年在茅山希望“长久欣赏良辰美景”的感慨,使得后人更是喜爱用“良常”来做金坛的别称。而关于“金沙”这个别称的最早来源,出现于《金坛县志》里收入的明弘治进士段敏所作《赠别曹公廷贵还金沙》一诗。据说在茅山东南边的一座玉叠峰,峰的南边有个金星小山,在山顶俯视下方,则是满眼金光,这种景象被称是“金沙布地”,所以,当时的人们也就将山下的金坛称为金沙。到了清朝,“金沙”这个称呼在民间的使用更是十分普遍,这座城市就像古人一样,名金坛,字金沙,号良常。金坛市档案局征集编研科 赵亚平:“唐朝以后,金坛这个县名一直没有改过,不同的只是行政区域划分不同。民国时期,金坛县直属江苏省。后金坛解放,属苏南行署常州专区。”自宋朝开始,金坛县就一直隶属于镇江府。民国元年,金坛县改属江苏金陵道,民国十六年,国民政府建都南京,金坛县直属江苏省。1929年也就是民国十八年,金坛县属镇江专署。直到1949年4月全国解放,金坛被划为苏南行政公署武进行政分区,同年10月划属常州专区。1953年,常州专区撤销,金坛又划归镇江专区管辖,直到1983年3月,全国实行市管县体制后,金坛县重新改属常州市。。改革开放后,各地经济快速发展, 1993年11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金坛撤县设市成为金坛市,如今“苏南明珠福地金坛”正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春秋末期 原始地名金山乡公元595年 隋文帝建为金山府公元617年 乡人自立金山县公元688年 改名为金坛县明清时期 被称为金沙明清时期 别称良常1993年 撤县设市 改为金坛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