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虾米 于 2011-11-25 17:10 编辑
为重现长荡湖母亲河风采,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通过以鱼改水、以湿地养湿地等多种方式,使长荡湖的水质得到了有效改善。
增殖放流是指用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等公共水域放流水生生物苗种或亲体的活动,以此来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为切实推进水域生态改善,降低蓝藻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生态效应和资源增殖的双赢,从2009年开始,我市在长荡湖正式启动增殖放流项目,根据长荡湖湖情、鱼情和水情,不断调整放流结构,坚持以有利于改善水质的花白鲢为主,帮助和促进湖区水质的改善。
随着“以鱼改水工程”的深入实施,不仅对湖区生物的平衡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进一步提升了保护长荡湖渔业生态环境、增殖水产生物资源,促进了长荡湖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形成长荡湖管理长效机制,从2009年开始,长荡湖管委会投入1.2亿元拆除了5000多亩围网养殖设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种植了河藕、茭白、菱角、水生空心菜和野芹等作物,以很好地消化湖水中的富余营养质,改善水质。并在长荡湖入湖口营造了5000亩人工湿地,所有来自山区的客水经过这片湿地净化后再流入湖中,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也实现了生态效益。
截至2010年,长荡湖野生鱼虾繁殖区已达8万亩,2010年,全市渔业生产增产量130万公斤,渔民人均收入提高了650元左右。同时,长荡湖水体总氮量及总磷、浮游动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居高不下的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