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造山(方山传说)
从前,金坛西面先后有了茅山和丫髻山,两山之间缺着一个大口儿,一年四季总有狂风乘势往缺口里灌,形成“穿巷风”。 正对缺口,有个刘家村,住着百十户人家。每当狂风刮起来的时候,它首当其冲,常常被攒得鸡飞狗跳,屋毁人亡。风到之处房屋倒、树木倾,大片庄稼遭毁。村民恨透了,却想不出好主意对付。
这天,一个叫刘青的老翁站起来对大家道:“听说茅山顶上住着一个老道士,修炼了几千年,能上天入地,点石成金,变化无穷。要是能请得动他,这‘穿巷风’准能治住。”村民们一听,都说可以试试,于是备了礼物上茅山请老道士去。进得山门,还未及到大殿,大家就一起跪在地下齐声高呼:“我道慈悲,救苦救难!”“是不是要请我治穿巷风呀?”老道士迎上前扶起刘老翁。刘老翁说:“正是。”“治‘穿巷风’我答应,但须依我一个条件。“什么条件呀?”刘老翁赶忙问。老道士说:“你们回去,在村头搭一个高台并供上香火,我五天之内就到。”
五天后,村中高台搭好,老道士来到高台前,捻着长须开口道:“我还有一个条件,须在村民中挑选一名精壮的小伙,他要能忍受皮肉之苦。我要借仙力,使他变成身长万丈,力担万斤,行走如飞的人,让他去挑土造山,阻挡这儿的穿巷风。”刘老翁不免沉吟起来,眼睛看着人群,好像在物色人选。沉默半晌后,老道士自言自语道:“要是没有这样的人,恐怕没有办法了。”
“我愿意!”一个敦实的小伙子忽地在墙角边站起身,自告奋勇地说。
“啊,您愿意?”老道士立即把目光投向小伙子,看着他试探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呀,有胆量吗?”“我叫刘方,为乡亲们做事,死又何妨?”
“有骨气!有骨气!”老道士一边称赞,一边对刘老翁说:“走吧,沐浴去,时辰到了,现在该上台作法。”刘老翁陪同老道士沐浴完毕,大家向高台走来,老道士登上高台,命令刘方闭上双眼;尔后他高举香案,口中念念有词,又喷出一股仙气,说声:“变!”
话音刚落,刘方果真变啦,腿像两根撑天柱子,手臂举起来简直可以摘到星星! 老道士走下台,取出一副铁扁担和一副铁畚箕,交给刘方,慎重地对他说:“这两样东西是我填海的宝物,能大能小,你拿着它等到大年初一那天,土地菩萨上天拜寿的时候,你乘机到乌溪以东的地方去挑土,在茅山和丫髻山之间造座山,这儿的‘穿巷风’就能挡住了。”
刘方接过扁担和畚箕,等到大年初一就挑土去啦。他挑啊,挑啊,挑了半天,一座山就差不多了,山造成了,但还缺个顶。于是他又到老地方挖了满满两畚箕土,急忙往回走。就在这时,土地菩萨和灶家老爷拜完寿,驾着祥云从南天门下来。发现有人偷土造山,土地菩萨火速降落云头,冷不防在刘方脚下使了个绊。刘方忽然栽倒了,再也爬不起来,那两畚箕土也翻了,一头倒在溧阳别桥境内,一头在金坛的唐王境内,后来这两畚箕土就成了两座形状相同的山,都叫土山。
刘方去挑土,乡亲们做好了饭菜,等他回来吃饭,可是等了几天几夜,还不见他人影,于是就差人去找,这才发现他已经死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刘方,就把他造的那座山取名为“方山。”这也就是方山没有顶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