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树名槐树,编号016,树龄500年,权属国有,管护单位金坛市直溪镇吕坵村委会,树高9米,胸围2.5米,周边环境良好……”
日前在直溪镇吕坵村看到,几百年来受人膜拜、相传为董永和七仙女做媒的老槐树,也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与老槐树一样,我市其它42棵古树名木不仅拥有了自己的“身份证”,还享受“特级护理”:园艺与植保专家,根据不同的古树名木科目、不同的病虫害症状,定期为它们进行“体检”并对症下药。
“雕梁易构,古木难求”。为全面掌握全市古树名木数量及生长现状,更好地开展保护工作,8月以来,金坛市开展了新一轮的古树名木调查、登记与建档工作,为全市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建立包括“树种”、“科属”、“树龄”、“地点”、“树高”、“冠幅”、“立地条件”、“健康状况”等“身份”证明,并逐一拍照保存,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加强文物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奠定事实基础。
据统计,本次登录百年以上单体古树43棵,含有100年以上古树群1处,其中有国家一级古树(500年以上)6棵,国家二级古树(300~499年)2棵,国家三级古树(100~299年)35棵,已知树种有国槐、银杏、构骨、黄杨、腊梅、榔榆、重阳木、圆柏、栓皮栎、南天竺、朴树、茶树等。
据悉,古树名木被喻为“活文物”,不仅是宝贵的森林资源,也是自然界和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经济价值。在新一轮生态创建与文明建设中,金坛市更加注重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以及深层文化内涵的发掘,旨在呼吁全市人民共同投身于生态创建与文明建设中,以实际行动保护古树名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