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旧衣物淘汰数量逐年上升,旧衣产业链也随之出现:从收洗到消毒、打包、出售,一些品相还不错的旧衣甚至会出口。2015年开始,为了让市民的旧衣物有去处,帮助到更多的人,市义工联合总会、美德基金会启动“衣衣不舍”公益项目,至今已在全市投放1600多个旧衣回收箱,回收的旧衣主要用于慈善捐赠。
但从2016年起,就有不法分子盯上了这一公益项目,开始仿制山寨旧衣回收箱,偷偷“投放”到各小区,鱼目混珠。市义工联合总会多次呼吁,媒体也曾曝光,但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人在社区投放山寨旧衣回收箱,投放者除了遭受道德谴责外似乎不用担责。昨天,茶山街道富强新村社区就发现了两个这样的山寨回收箱(如图)。 昨天一大早,富强新村社区书记庄慧在走访时,发现小区一入口旁出现了两个“衣衣不舍”箱。奇怪的是,社区近期并未向义工联申请,箱子从何而来?就在此时,社区热心居民朱华琴告诉她,箱子是19日晚上9点多有人来安装的,刚好被她看到。带着疑问,庄慧拨通了箱子上的义工联投诉电话,一问才知道,箱子不是他们安装的,是假的旧衣回收箱。细心的社工对比真假箱子后发现,假箱子比真箱子要矮上一截,除了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是义工联的办公电话,回收电话居然是一个私人手机号。
拨通该号码后,对方称是“衣衣不舍”的工作人员让其投放的,如果不需要可以收回。对记者提出的市义工联、社区都不知情,该男子表示,他只负责运箱子,其它不清楚,也不肯透露所谓的工作人员的电话。
市义工联工作人员蒋小姐告诉记者,2015年至今,他们一直和第三方“衣衣不舍”合作这一公益项目,箱子的投放、衣物的回收都是“衣衣不舍”操作,可用于捐赠的衣物由义工联总会、美德基金会打包后捐赠给安徽、陕西、内蒙等地的贫困地区。经过挑选后不能用于捐赠的,企业会打碎后制成隔音棉、衣钵板、擦机布、拖把、手套等,其中部分日用品如手套、拖把还会通过社会回赠给居民。
蒋小姐说,项目运行两年来,已投放1600多个回收箱,途径是社区、村委主动申请,全市平均每天的回收数量达二三吨。让他们头疼的是,山寨回收箱经常出现。“两年来有几十个社区跟我们反映这事,我们也没办法,有的街道会让城管去收一下。”蒋小姐说,据他们调查,投放山寨回收箱的主要是一些外地人,箱子来源不清楚,投放和回收行为大都在半夜,二手衣物的去向不明。
“我们的箱子在2015年就获得了外观申请专利,但真要去走司法程序较真,也不太现实。”她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广大市民,义工联和美德基金会的旧衣回收箱都是经过社区申请定点设置的,如果不清楚在哪里,可以向社工咨询。这样才不至于让爱心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