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1925
正八品:县丞 运动达人
 
- 元宝
- 143 个
- 银子
- 108 两
- 贡献
- 421 点
- 威望
- 29 点
- 注册时间
- 2011-3-20
- 在线时间
- 475 小时
正八品:县丞
运动达人
 
|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薄凉少年 于 2015-7-17 23:28 编辑 <br /><br />1.快搓比慢搓旋转要弱。
出自教科书。理由似乎是慢搓磨擦的充分。但在胶皮海绵越来越好的今天,仅靠小动作的台内球,并不遵循这一规则。情况似乎还是相反的。
2.拉弧圈时,擦球越薄,球越转。
最早见于某部教科书。受其害的爱好者之多,之广,之深,让人无语.
3.高调比前冲旋转要强。
也是教科书中的理论。其实二者都是在转上下功夫。前冲弧圈的速度也是靠摩擦得到的。二者的区别就是力在向前和向上的分配上不一样。但力都是用在了加转上。这绝对是一条没有经过检测的想当然的结论。
4.拉弧圈时甩手腕会不稳定。
见于某些书籍和一些专业人士。甩手腕是一个加转的动作。我认为球的上旋 越强,球越稳定。尤其是反手位,甩手腕会弥补因为反手位身体的限制而造成的摩擦球不充分。至于稳不稳定,看你力向上和向前的分配合不合理。
5.反手弧圈力量小于正手,但稳定性比正手好。
经常出自某些人士的口中。错误的是后半句。如果能专门对此作一个统计,会发现完全不是这样。真实情况是相反的。理由很简单:转则稳。最近有个帖子问打削球是为什么不用反手拉,其中兵器库的回答很说明问题.
6.如遇强烈下旋,牌形可稍后仰,触球中下部.
各处都能见到这个理论的影子.如果他指正胶,没问题.但可惜好多都是见于弧圈球的动作描述中.如果有人能照着这个动作高质量的拉起强烈下旋,我佩服.
7.拉直线比啦斜线难度大.因为斜线长,容易上台.
见于某些解说员的语录.不知他从哪个权威那里得到"拉直线比拉斜线难度大"这个论断,然后又靠自己的推理得出理由"斜线长,容易上台".真是太不负责任的想当然的东西.
8.侧拉是王浩首先使用的.
这句话频繁的被解说员说出,让不少国人自豪.但这项技术从理论上来说并不难想到,技术难度也不大.横板出现这么长时间,做梦也梦出来了.老天爷干嘛非要中国的王浩来首先发明使用?!
13835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