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蔡锁庚师傅,金坛照相馆的老员工,也是我在东门大街时的一个街坊,他始终是我十分钦佩的兄长。
蔡师傅出身寒微,少时家中共有八位兄弟姊妹,他是长子,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小时候,全家十口人都挤在街面一个狭长的阁楼和披屋里过日子。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照顾弟妹们的读书、生活,1958年,他14岁刚念完高小就辍学,托人介绍到北门荀记饭店,干上了一名红锅学徒工。1960年,他由饮服公司按排调入思古街大陆照相馆,拜陆亚洲先生为师,从此,阴差阳错地与照相这个行当结上了缘。
蔡师傅学艺初期,金坛城里的照相业仍处于解放前的落后状况,靠太阳照射玻璃房投影开拍热光照。由于蔡师傅勤奋好学,不久就被领导派往南京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他不负众望,刻苦求知,回来后立即与师傅、同事们切磋,把学到的用电源取代自然光能的灯光照技术,及时运用到了实际工作中。事实证明,当时这种工序流程,不但操作简便,图像清晰,而且不受任何条件和天气制约,一举改变了本地照相业停滞不前的局面,并迅速得到推广。
灯光照开始阶段,照相馆一度门可罗雀,照片上的人像呆板、眼瞳中带白点的问题,还招来了几件麻烦事。针对这种情况,蔡师傅几夜辗转不眠,反复琢磨,认真研究,最后找出原因,是拍照时的各式灯照聚光,导致初上门的顾客心理紧张不安,表情僵硬。接着,蔡师傅就根据不同年龄人的特点,采取打手势引导,边聊边拍,尽量放松顾客的心理,灵活掌控调光。经过一番努力,问题迎刃而解,终于,照相馆的生意红火起来了,赢得广大群众的喜爱。
1973年,蔡师傅在照相馆的多事之秋,毅然接下了临时负责人的重担,他带领职工积极克服困难,大力拓展经营范围,走出店堂,深入学校医院、工厂企业,把单纯拍人像照的业务,转型为一门多元化的摄影艺术,融入到各个领域。改革开放后,蔡师傅满怀创作激情,他与李锁庆等同仁亲密合作,陆续创作出“春到人间”、“崇高的职业”等令人耳目一新的时代摄影精品,获得多个奖项,曾经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多年来,他悉心带徒,甘为人梯,培养了以周益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摄影人才。从热光照时代进入灯光照时代,从黑白照到彩色照,再到数码照时代,金坛照相业的发展,无处没有蔡师傅的辛勤耕耘。
蔡师傅在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处事方面堪称楷模。尤其是他担任店主任的30年期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将荣誉和机遇让给别人。逢年过节,他都会带上慰问品去看望退休的老前辈。1980年代,职工郑珠明患了白血病在苏州治疗,他不但带头捐款,还特意抽出人员,轮流去医院照顾病人。
1992年,旧城改造,东门大街拆迁,蔡师傅顾全大局,第一个报名。退休后,他仍然牵挂着照相馆的情况。这些年,我们常在翠园小区相遇交谈。前年,他不幸中风,但每天都坚持撑着拐棍锻炼走路。看着他艰难而顽强的模样,我非常感动,蔡师傅这辈子风风雨雨,始终不曾向困难低过头。但愿他身体早日康复,安享幸福快乐的晚年。
作者:刘国荣金沙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