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会说:既是小巷,怎可称街?但上了年纪的金坛人都知道,过去城里的大沿河巷(今沿河东路南新桥至北新桥一段)、小沿河巷(今沿河东路北新桥至七庙巷口),又称大
沿巷、小沿巷。虽以巷名,却是店铺林立,尤其是大沿巷最繁荣。
且说我最熟悉的小沿巷,长仅160多步,各种店铺就有20家左右。抗战前,这里有米店、裁缝店、灯笼店(做灯笼、风筝和冥屋等纸扎品)、茶馆、酒店、南货、炒货以及煤、油、锅碗等日用
品商店,还有一家当铺,叫仁昌。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家祥盛昌煤油锅碗店,是金坛最先经销美国美孚火油的商家,不仅供应火油和煤炭,而且有锅碗以及其它日用品供应,如肥皂、火柴、铁钉等。我小时候常随祖母到这家店里买东西,那时不少商品都带“洋”字,火油叫“洋油”、肥皂叫“洋碱”,火柴叫“洋火”,铁钉叫“洋钉”。我有时跑到店后面的院子里去看一下,对那堆得像小山一样的煤炭,十分好奇。院里有一座码头伸向城河,装卸货物,一片繁忙。
巷里的茶馆,名字不俗,叫鸿来阁,规模不小,店堂宽敞,西面一排木格窗下就是城河,舟楫往来不断,橹声欸乃。以前茶馆门口都有烧饼铺,茶客喝茶,常以烧饼油条当早餐。有钱人可上馆子,茶馆对面便有一家名叫朱义兴的饭店,在城里也有点名气。饭店对门,又有一家素菜馆,店主姓蔡,是驼背,人们习惯叫蔡驼子素菜馆,供应素菜、素面。离茶馆不多远,是一家名叫鸿福斋的南货店,有各种糕点,最大众化的是“京江齐”(俗称狗脚爪),才出炉时香气诱人。
茶馆隔壁,是一家炒货店,名字有点傲气,叫鼎盛。不过,这家炒货店的生意确实兴隆。我对它印象最深的是,那店堂里绘了吉祥花纹图案的红色地坪,当时叫“司门汀”,据大人说,是洋玩意,全城店家绝无仅有。有时祖母给我三个铜板,便兴高采烈地到店里买一包花生米,去了总要悄悄地用脚尖擦地上的花纹,看是不是能擦掉。这“司门汀”即是今日的水泥混凝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了。
在这店铺林立的小巷中,还矗立着一座孤寂的节孝祠和石牌坊,但这并不影响小巷的繁荣。那家仁昌当铺,在1932年毁于火灾,那天我随大人立于巷口,只见火光冲天,燃烧物宛如火鸟飞向天空……至1937年,日本侵略军占领金坛时,除鸿福斋南货店和祥盛昌煤油锅碗店未被全部烧毁外,其余店铺都被烧掉,节孝祠也安然无恙。一条小巷,商业繁荣,没有称街,大概本是小巷,后来才开了许多商店。我称它为街,不算错。
作者:徐云子金沙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