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集场
赶集是我市农村的一个重要传统习俗,它起源于古时候的庙会,后来演变为农村人交流物资,互通有无,发展商品贸易的重要平台。现在集场有了新的内涵,成为继春节之后,又一个亲朋好友大聚会的日子。集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几桌酒菜。哪怕你不是主人的亲朋好友,只要是主人的亲朋好友带来的人都能坐下来吃饭。在集场的中午,你来到村民家,都能看到在正堂和偏堂的八仙桌上,都摆满了丰盛的菜肴,人们正在享受着各种美味。主人的兄弟姐妹,同学和朋友,平时大家都忙,趁集场难得聚聚,其乐融融。
在文化生活缺乏的农村,集场上有一些文化娱乐摊点。有的用气枪打气球,有的套娃娃圈,有的打弹子……更有一些非法表演团体搭了占地数十平方米的大棚,高音喇叭播放流行音乐,吸引赶集人。
秧歌灯
秧歌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江南水乡虽栽秧却没有真正的秧歌,这是很多人的观念。特色文化和民间艺术普查工作开始后,一直流传于我市金坛地区的秧歌灯逐渐浮出水面。
“秧歌灯”是江南水乡金坛市的传统秧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秧歌灯表演时有13名队员上场,分别代表13个历史人物——张生、莺莺、红娘、渔翁、春姑等,各人手里均提一盏不同类型的花灯。
在锣鼓民乐伴奏中且歌且舞,向群众讲述不同的历史故事。据三村村八旬高龄的秧歌灯传人张白松回忆,如今可以直接证明“秧歌”曾经盛行的文物资料,是金坛的“太平天国戴王府”壁画,壁画中有不少表现捕鱼、插秧的民俗风情图案。1988年,金坛市文化部门曾收到汤锡庚老人捐献的毛笔手抄本《秧歌本》,但现在原件已丢失,只留有复印件。
近日,金坛市档案馆在整理昔日征集的一批旧书时,意外发现了这本多年来未曾留意的《秧歌灯》剧本。工作人员回忆,这本《秧歌灯》剧本,是一位年逾8旬的秧歌爱好者在1999年捐献出来的。当时捐出剧本的原因,主要是老人的后代对秧歌灯没有兴趣,而他不想让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流失。
这本《秧歌灯》长26厘米,宽17厘米,厚1.4厘米,共68页,书中歌词歌谱都采用毛笔小楷书写,不仅完整记载了歌词,还标注了《秧曲》、《马曲》、《寄生草》等多种曲调,书中同时收藏了20多种道具灯扎制草图。这本手抄本中使用的曲谱为工尺谱,其中有几页能够很明显地看到后人添加上去的文字。
经专家初步断定,剧本产生的年代大约在1920年左右。有专家指出,《秧歌灯》剧本在艺术传承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尺谱起源于隋唐,如今已很难见到了。
秧歌灯是以灯和人物造型及演唱为载体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据当地老人介绍,金坛秧歌灯是江南秧歌灯的代表作,古代与东北大秧歌齐名。现在每逢重大节日,在金坛依然能够看到民间艺人表演秧歌灯。由于年代已久,金坛秧歌灯古旧剧本已经流失。
巨村舞龙
巨村舞龙,是以龙为艺术造型的一种民间表演样式。因龙体内有烛灯点缀,故又称之为“舞龙灯”。
巨村的舞龙始于明代,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最早是以稻草为材料扎制而成。将稻草按龙体粗细捆扎延连接,草捆中分若干节插入木棍(每节约1.5米),制成便于自由弯曲的龙身、龙头和龙尾,长约15米左右,可由七八个人舞动。此后数百年间制作工艺有所进化,约在民国初年逐步开始改为以竹篾扎制,骨架外裹以龙鳞状的布皮和灯饰等。现在所舞的龙每一节为2.5米,共有15节,全长36米,需40人左右协同表演。表演者最初没有统一穿戴,解放后开始讲究服饰,统一穿清末年间服式的彩衣彩裤,头戴英雄帽,腰扎彩带。
据史料记载,明代“巨龙”曾晋京入宫,太祖朱元璋观看表演后十分高兴,钦赐御笔“巨龙巨也”。1939年3月,陈毅在丹阳延陵主持召开新四军“庆祝三八妇女节大会”,“巨龙”到场表演,一时万人空巷,轰动了整个茅山抗日革命根据地。
自二十世纪末,随着对民间艺术精华的深入发掘,“巨龙”的表演艺术更趋精湛和成熟。1995年,在首届常州民族风情旅游节上,巨村舞龙重放异彩,名声大振,展示了其新时代的自身价值。1999年9月,“巨龙”参加了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喜迎新世纪舞龙大赛”而以其鲜独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张驰有度的鼓点节奏和高难度的动作造型,荣获单龙组的金奖。1999年12月,巨村舞龙队赴京参加“中华舞龙大赛”,获得了银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的提名,接着又应邀在天安门广场,参加庆祝澳门回归的庆典表演,并获得了庆典纪念奖。
茅山香会
抗日战争以前,金坛县民间有“茅山香会”,众多善男信女赴茅山烧香朝拜。农历正月十五至三月十八日间为茅山“香汛”期,香客络绎不绝。传说二月半为“茅盈真君”圣诞之日,每逢这天茅山香火更旺,有“十万面朝山,十万背朝山”之说,可见当时之盛况。
茅山香会,习以十人组成小会,推举一个会头,于数小会头中,举荐大会首一人,负责一切事宜。参加香会者,为有朝山礼拜夙愿的中年人和老年人,又以老年妇女居多。香会朝山有每年一次、二年一次、三年一次之别。香会会首要事先与茅山老首商谈:香客上山后的住宿、伙食及打醮等事项,签订合同,预付定金。众小会头亦分工负责雇用舟楫,采办香烛供物。香会还分发给会友上书“朝山进香”四个大红字的黄布香袋。出发前,会友斋戒以表虔诚。约定朝山日期、集中地点,由会首率领前往。
在尚无公路通往茅山之时,各地香会仅能雇用船只,扬帆至西旸镇,弃舟徒步登山,亦可从南河去薛埠,攀援上山。
由香会组织的香客上山,一般活动的规律是:第一天敬香朝拜,第二天设坛打醮,第三天斋宴游览。
香客朝山,惯例先上大茅峰顶宫烧香,过中殿,越天井,再拾级而上,始至供奉三茅真君的“太元宝殿”。入大殿为圆拱前廊,后接3大间正殿。供桌后神台上,有座云鹤花纹的大神龛。神龛内为“三茅真君”泥塑坐像。大殿上灯烛辉煌,天炉里香火熊熊,善男信女焚香顶礼。
香客们朝拜过三茅真君后,即去印宫敬香。印宫是元符万宁宫的简称,在大茅峰西北、积金山之阳。元符万宁宫建于唐,盛于宋。宋哲宗因道士刘混康治好皇太后病,而诏建赐名。山门前“睹星门”两侧壁有“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据志记载为清康熙皇帝的御书。印宫朝拜结束,香客就算了却心愿,但尚有身健者仍赴二茅峰德祐观和三茅峰神祐观敬香膜拜。
朝山第二天,香会会友恭请道士设坛打醮,意在“消灭降福,万事如意”。这日上午,道观内设台挂幔,诸道士披八卦道袍,手执法器,口诵真经,迎仙赐福。太元大殿后,有座石坊和石台。石坊的一面书刻“三天门”,另一面书刻“飞升台”,相传是当年茅盈“升天”之处,后为道士打醮烧符上表祈祷之“圣地”。香客们敬香和打醮结束后,算是“功德圆满”。第三天,道士即以丰盛的斋宴宴请香客,称之“撒福”作饯别。宴前道士捧出化缘簿,请香客“随缘乐助”,称为“献缘”。香客满怀吉祥之意,慷慨捐助。
放灯节
放灯节,据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农历七月十三至十五之间,柚山村家家户户就做出各种各样的河灯,在夜间点亮后放入田野或河流中,一是祈农业丰收,二是求家人平安。每逢放灯之时,全村以及四邻八乡的都会跑来观看。早些年,柚山放灯节是每年一届,但是解放后中断过一段时间。恢复后也是不定期举行,都是百姓自发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