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好东西只有失去才懂得珍惜这个简单的道理许多人都懂,但比这更简单的道理却常常让人走入观念的误区,那就是:人们在不满现状的时候总是习惯把所有的弊端归罪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且以人之短比己之长,以瑕掩瑜;而在学习别人经验的时候,则容易一好遮百丑,连人家公认的败笔也全盘接受。
这仿佛是不着边际的话缘起于春节期间与两位自外地回乡朋友的谈话。他们一在广东的中山,一在河南的郑州,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生活条件,抑或是个人发展的空间,都要远胜于我这个生活在自己家乡的金坛人。然而,他们却异常羡慕我这个生活在金坛的人,我起先以为这只是一种长期在外的人对家乡的眷恋;但他们发自内心的真挚却让我认真地思索他们的话。郑州的朋友说,金坛平和、宁静、安全,简直可以说是最适宜人居的苏南小城之一;中山的朋友说,金坛安谧、整洁、生活有规律,生存压力小,可以率性地生活,人的精神自由度较大。他们还说,金坛这样的城市,经济虽然并不算发达,但在现在的中国也可以算是很不错的人居地了。我听着他们的话,初并不以为然,渐渐地,原先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些许不满竟真的有些淡了。但随后我便发觉,其实我们每一人都在犯着同样的错:就像我长期生活在金坛而并不觉其美一样。我的这两位朋友,话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一定是积压了他们所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不满,而是对一个想象大于了解的陌生地的期望。
就像常见的一种现象:一个人只有远离祖国才能挖掘出潜伏内心多年的爱国情愫。为什么一个人一旦离开故土便爱从心生并且愈久愈深,而长相厮守却不觉其可爱?进而产生这样的疑问:人们是否因为缺乏一个远离生存地的机会,所以也就缺乏经过比较而发现其美的条件?并且因欲望的增长导致过高的期望值无法得到满足而心怀失落?最终使得原本足以寄托诸多美好感情的生存地,变得可憎可恶?于是,人们就会因为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存之中遭遇了不平、不公或者是自认为不公平、不合理而迁怒于自己生存的土地乃至于这片土地上的掌权者和有力量、有地位、有利益高于自己的人,而将自己心中美好的感情和对好政府、好制度的期望寄托于远离自己的并不清晰的异地他乡?
到过新加坡的人回来说,新加坡不少旅游景点,都摆卖一种上写“罚款之城———新加坡”的T恤,上面列有十多种行为,都被划上禁止符号的斜叉。新加坡早已树立法制严明的国际形象,但也带来政府管得太多、太严的印象,本国人更是对城市管制太多民怨沸腾。但当伦敦市区因为“交通阻塞税”的施行,使区内的交通量减少近两成,交通阻塞减少三成以上而将此法推广时;当征收香口胶(口香糖)税,作为清理香口胶的开销的政策也在别国普遍实行时;新加坡人不骂了,因为人家学的都是他们的。包括上海以控制私人汽车的增长速度而实行的“车牌限额拍卖制度”,还有已在中国广泛推行多年的住房公积金制度。富足的新加坡人竟然也必须通过这样的“证明”才能换得对环境对政府的理解和热爱。
有人说这是历史转折期人们普遍缺乏精神追求造成的心灵浮躁症。但在我看来,人们忽视眼前,轻慢“墙内”既有的一切;相反却对自己并不了解也缺乏基本认识的陌生的“墙外”世界怀抱着一厢情愿式的期望,这应当是一种典型的心灵空虚所产生的精神焦虑。它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生存地的态度上,也反映在与己有关的所有对象上;大至国家和自己身处的行业,小到家庭和自己所在的单位;肆意鄙薄已有的一切,对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却抱有无限的幻想乃至于妄想,最常见的莫过于那些妄自菲薄见异思迁,或疏于业务而企图高薪的体制内的“单位中人”,还有就是那些热衷于婚外恋、追求一夜情的所谓“时尚新人”们。
我就这一现象与一位从事社会变革研究的网友进行商讨,他认为:这是在社会价值观支离破碎的情况下,人们普遍缺乏长远的精神寄托,在浮躁中充满了焦虑的结果。
作者:唐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