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成为金坛论坛会员,与千万金坛网友开启缘分旅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现在注册
x
南新桥过去叫清河桥,当时人们也叫它“大桥”。据资料载:清河桥始建于明代,县城设立六城门二水关之时。从那时起,二水关间的丹金漕河上就有清河桥和文清桥两座,也就是现在的南新桥和北新桥,它们是县城东西交通的要冲,必经之地。
昔日的清河桥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比较陡,桥中间有车道,车道两边是二三十阶由石板铺成的台阶,大桥两边用石柱、石板拦着,桥顶两边拦着的石板成椅状,便于人们在桥上坐着休息。
清河桥地处城区繁华的中心地区,人来人往,上上下下,熙熙攘攘。农民进城肩挑手拿,更有装载着粮食的独轮车非常艰难地推上桥去。推独轮车的一般要三个人同心协力才能顺利地推过桥去,上桥时推车的人沿着中间的车道奋力上推,车前还有二个人背纤俗称拉黄鳝,就这样三个人一鼓作气推上桥顶,下桥时不再沿车道向下推了,否则载重车一下会冲到底的,那可惨了。独轮车下桥时,三个人是从石阶上一阶一阶向下慢慢推,前面二人实际上是一步步顶着车让车慢慢地下。那时推独轮车的人都不愿从清河桥上过,他们宁愿多走路从坡度比较平缓的文清桥(北新桥)过。
炎热的夏天,大桥成了人们纳凉消暑的最佳地方,有的躲在阴凉的桥洞里,有的干脆从桥上纵身跳入河中游泳,这时常常会博得人们一阵子叫“好”。看来这种从几米高处的跳水早在很久以前就在中国民间盛行了。
太阳落山以后,余热尚在,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大桥上,常常一家子拿着小凳子,抬了张竹床,带个大芭蕉扇,有的甚至带上席子往桥上一铺,就地安睡。河上凉风飕飕,阵阵吹来,这儿就成了纳凉俱乐部。人群中不时传出京剧清唱“借东风”“空城计”之类,有时也会飘来金坛的特色戏“唉呀一个啷当”的啷当调,还有的在海阔天空地聊些什么。夜深了,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去,有的干脆睡在这儿。
这里除了留给人们一片欢乐之外,也带给人们一些辛酸的往事。清河桥因为比较陡,在冬天下雨下雪的日子里,人们过桥可得步步小心了,摔倒的事会常常发生,记得1947年的一个大雪天,弘化小学的一位女校长在过桥时就从桥上一直摔了下来。
当年那些日本兵正是从这座桥上,穿着大头皮鞋,“嚓嚓嚓”地端着上了刺刀的枪,见人就杀,逢屋就烧,上演着法西斯的暴行。八年抗战胜利日本兵败退之时,也在这座大桥上,日本兵又留下了最后的一笔血债,这些败走的日本兵在桥上架起了机关枪,鬼子军官用望远镜东看看西望望后,神经质地用机枪一阵子扫射,把正在桥西一片叫隆昌西酱油店打酱油的老太太打死了,有的目击者说当场被打死的还有她的一个小孙女。之后,日本兵就坐上一艘小汽艇离开了金坛。
1949年4月23日,共产党的军队解放金坛,国民党败兵急急如丧家之犬也是从这座大桥上经花街向南逃窜而去。
解放后,政府将这座石桥改造成平桥,在大跃进年代又将这平桥进一步拓宽。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南新桥一变再变,钢筋水泥代替了木质结构,单孔变多孔,桥更宽了更长了。夜晚人们徜徉在南新桥上,在亮丽的景观灯的照耀下,眺望着桥下滚滚而去的流水。但南新桥的往事却很少有人知道了。
作者:华志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