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顾炎武(1613—1682年),初名绛,更名继坤,字忠清,亦名圭年。入清后于顺治二年(1645)更名炎武,字宁人,晚年号蒋山佣,学者尊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江苏昆山花浦村人。
顾炎武少落落有大志,耿介绝俗。顾炎武的嗣祖顾绍芾留意史事,关心现实,经常告诫顾炎武要致力于实学:“士当求实学,凡天文、地理、兵农、水火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 在嗣祖的教诲下,他很早就刻苦攻读经史,留心经世之学。顾炎武的生父顾同应有文名好义乐施,从叔顾同书未婚夭,聘王氏衰麻来归,逾一纪,收顾炎武为嗣子。顾炎武生有异禀,观书一目十行俱下。十四岁时考中秀才,与归庄同入复社。是年
金坛的张明弼、吕兆龙、曹宗璠、蒋明玉等也加入复社。明末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滿清贵族屡屡窥边搔扰,农民起义烽火燎原。严峻的社会现实给予顾炎武强烈的刺激。
清兵入关后,被南明弘光政权荐为兵部司务,未就任。清顺治二年(1645)顾炎武应昆山知县杨咏言之召和归庄等共襄守城之事,战前他奉母徙居常熟语濂泾。清军攻城,城破后,归庄易服号普明头陀逃亡。顾炎武还常熟语濂泾,嗣母王氏绝食而死,临终前嘱他:“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这对他后来拒绝清廷征聘,持节不出有很大的影响。明亡后,顾炎武避居山中,取家藏经史、累朝实录及天下郡县志,明代名
人文集、奏疏遍阅之,有得即录,积数十帙,名曰:《天下郡国利病书》。南明鲁王监国遥授顾炎武为兵部职方主事。顺治四年(1647),他曾参加苏、松、震泽义举,抗清志士陈子龙、杨廷枢、顾咸正及其子天遴、天逵等40余人相继死难。事败后,他与金坛的于颖(任浙江按察使)、于元剀(任京营副总兵)、王仕荣(任兵科给事)、王祈等人谋求投奔在福建的鲁王不成,于颖遁还京口(今镇江市),于元剀等回到金坛,王祈战死于福建建宁的仙霞岭。顾炎武北归后,曾四谒孝陵。顺治七年(1650),他与归庄、陈济生、施湮、钱肃润等参加了吴江人叶继武、吴宗潜创立的“惊隐诗社”纵论古今,砥砺气节。
顺治七年(1650),为避仇,顾炎武变姓名为蒋山佣,剪发改容,假装商贾,曾到金坛拜会过于元剀。留下了《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皇帝御题词一阙》和《赠于副将》诗二首。嗣后又辗转于镇江、嘉兴等地。顺治十年(1653),顾炎武三至南京上朱元璋墓,作《孝陵图》。于颖在南京报国寺遇雪苍大师,将他们在浙东所得的材料编成《今鲁史》、《晚明史籍考》。由于离家日久,顺治十二年,顾氏三世仆陆恩叛投豪里叶方恒,告顾炎武“通海”。叶方恒重修旧怨,千金贿官,欲陷炎武于死地,幸得归庄相助。至顺治十三年(1656),顾炎武方从松江狱中释出,以后曾“六谒思陵”,游历山东、河北、山西等地,与南北名儒孙奇逢、李顒、傅山、李因笃、王弘撰、朱彝尊、屈大均、施闰璋、阎若璩等结识,为恢复故国竭尽全力。
顾炎武于书无所不窥,明确指出:“文章须有益于天下”,尤其留心“经世学”。历观《二十一史》、《明十三朝实录》、《天下图经》、《说部》以至公私邸抄之属,有关民生利害,随录之。出游则以二马、二骡载书随之。所至阨塞,即呼老兵、退卒询曲折,或与平日不合,则旅舍中发书勘之。或经平原大野,无足措意,则马上默诵诸经、注、疏。
康熙五年(1666),山东莱州人姜之衡告发黄培收藏“逆诗”,康熙七年(1668)二月,顾炎武在北京得悉自己在这一案中受到牵连,为澄清真相到山东济南投案。而当局不由分说将他投入监獄,后来在友人李因笃等人的大力营救下,于是年十月获释。
顾炎武广交贤豪长者,虚怀商榷,不自满假。曾写《广师篇》云:“……夫学究无人确乎不拔,吾不如王寅旭;读书为己探赜洞微,吾不如杨雪臣;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吾不如傅青主;坚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险阻备尝与时伸屈,吾不如路安卿;博闻強记群书之府,吾不如吴志伊;文章尔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锡鬯;好学不倦笃于
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文书信而好古,吾不如张力臣,至于达而在位,其可称术者亦多之,然非布衣之所得议也”。
顾炎武身处逆境,志在恢复,深怀“子房报韩之心,端木存鲁之计”。自谓:“遍观四方,惟秦人慕经学,重处士,持清议。而华阴绾毂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之,不十里之遙;若志在四方,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势”。于是置田50亩,乃定居焉。
鉴于顾炎武的文章、学术影响巨大,难以扑灭,于是康熙又伸出诱饵,于康熙十七年(1678),诏举“博学鸿儒科”。康熙十八年(1679)修《明史》礼部尚书韩菼、明史馆总裁叶方霭等大臣争荐之,顾炎武恪守嗣母“无仕异代”的遗训,写出了名传千古的《与同邑叶忉庵书》义正辞严,坚决拒绝,不赴诏,不从命。三年后卒于曲沃,享年70岁。
弟子潘耒叙其遗书行世,有《左传杜解补正》3卷、《音论》3卷、《诗本音》10卷、《营、平二州地名记》1卷、《求古录》1卷、《金石文字记》6卷、《石经考》1卷、《日知录》32卷、《天下郡国利病书》120券、《肇域志》1篇。另有《昌平山水记》、《山东考古录》、《东京考古录》、《谲觚》、《菰中随笔》、《亭林文集、诗集》。及《军制论》、《形势论》、《田功论》、《钱法论》论文4篇。
顾炎武身涉万里,名满天下,行奇学博,负海内重望,为有清一代“学术开山之祖”。
二
由于康熙政权对反清复明人士的压制,顾炎武去世后,他的大部份著作都藏于其外甥徐建庵尚书家,还有一些著作散于友人之手,未作系统整理;对于他一生
活动中的大事也没有系统的纪录;仅存其抚子顾衍跟随在他身边五六年间的一些简单叙述。
对于满清政府的“文字狱”他深有体会。在康熙十九年(1680),他曾写信告诫太仓的好友王摅,勿以他的诗作付于选家。也曾致书常州的好友杨瑀,告诉他《日知录》已经全部修改完成。自信其书必传于后世,但目前不宜示人。到康熙二十九年(1688),昆山徐文元在整理箧中书籍、信函时,发现了顾炎武的《历代宅京记》,就归还给顾炎武的抚子顾衍收藏。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顾炎武的入室弟子潘耒将顾炎武的《日知录》32卷付梓刊行。时至乾隆二十年(1755),长洲(今苏州)少年彭绍升在昆山应童子试时,得到手抄本《顾炎武集》,其中有许多文章都没有收录在行世的刊本中。乾隆三十八年(1773),彭绍升根据钞本《顾炎武集》,及从吴江老家所得的顾炎武手帖5通,辑成《亭林先生馀集》1卷。
道光四年(1824),昆山人吴映奎(字止狷,号银帆)在著《脉望琐谈》时,认识了新安的潘道根(1788—1858年,字确潜)。道光六年(1862),潘道根移居昆山,开始收集昆山的人文资料,编纂《昆山文献录》,次年,吴映奎将他搜集本地人的专门资料付于潘道根,准备编辑《昆山诗征》。道光九年(1829),吴映奎徙居金坛。是年上元节,吴映奎将自己根据顾衍保存的顾炎武行状残页(10多页,大部份蠹蚀),和自己嘉庆以来收集的顾炎武活动资料,依次纂成《亭林先生年谱》,送到昆山请潘道根校阅。潘道根将校语写在书眉上,他的校语都是用心考证后才提笔于书。潘道根还提供了1首顾炎武的佚诗《和若士兄赋孔昭元奉诸子游黄歇山大风雨之作》及顾炎武朋友的赠诗、悼念诗等。该谱将顾炎武一生的家事、治学、游踪及著述等事尽力收入书中。
吴映奎、潘道根两人在编谱时商確和议论的往复手札,也附在这本年谱的后面。其中《吴止狷与潘确潜书》是编者写给校者的信函,内容叙辑谱之事:“今年炎歊逼人,偶发兴欲排纂亭林先生年谱。自六月初迄今二十余日,已就十分之六七。中元节间当得断手,兄或觅暇来此(金坛)尚当就质也。”潘道根在《潘确潜读吴止狷所辑亭林年谱有感》诗二首中,其第一首称:“继往开来一寸心,丛残谱就自沉吟。平生寄托谁能识?却聘书成意自深。”在“却聘”一词原注中说:“止狷丈曾辞制府松公之辟”。从他们的信函往来中可见编者、校者对于此谱用心的致力之深。
上元(今南京江宁区)人车持谦(1778—1842年,字守谦,号秋舲),也用了40多年的时间搜集资料编纂顾炎武年谱。他听说金坛吴广斋手上有稿本,就于道光十五年(1835),特地赶到金坛,请吴广斋录出一本让他带回去参考。直至道光十九年(1839),车持谦将《顾亭林先生年谱》付梓刊行,3年后,他就谢世了,可见其对顾炎武的年谱也是用尽了毕生的心血。他在《顾亭林先生年谱》的序言中说:“谦为亭林先生创年谱,阅岁两稔(年),才及十之六、七。(道光)乙未游金坛,遇吾友昆山吴君广斋,知其先德银帆明经已撰稿本,因急嘱其录出,则裒然一帙,较谦所辑者,极为详赡。银帆盖以先生抚子衍生所遗之谱,仅十余页而简陋不词,殊无足观,于是随处捃拾,从而推广之。又以居同里闬,所闻先生前言往行,视他人为可恁。爰合谦未成之本,芟复补遗,按年纂入,彼此相同者仍之,间有谦所增益以及极正讹误者,注中悉以谦案别之。”
同时为顾炎武编年谱的还有桐城人胡雒虔、大兴人徐松,他们的年谱都未刊行。
道光二十一至二十二年(1841—1842),道州何绍基(字子贞)编修到南京,见到了车持谦的刊行本,携带入京给平定人张穆(字石舟)参阅。南京硕儒甘熙在他的《白下琐言》卷8中曾说出了张穆编纂顾谱的原委:“桐城胡雒君虔尝为撰次年谱,惜未见之。大兴徐太守松复为排纂,亦未刊行。上元车明经持谦字秋舲,辑有草本,盖本诸昆山吴广文映奎,而吴氏有(又)本诸先生抚子衍生者也。道光辛丑、壬寅间,道州何子贞编修绍基,携其稿入都,与平定张石舟穆以徐本互相校勘而成谱。”张穆编纂的顾谱较为详赡,他在序言中谦虚地说:“……穆乃不自揆度,比而叙之。综两谱之异同,究大贤之本末,世之景行先生者,尚其有考于斯!”
到光绪十四年(1908),昆山后学钱邦彦(字俊甫)对平定张石洲(舟)上元车秋舲、昆山吴止狷、湖州周中孚、大兴徐松各家所撰之谱进行了比较,辑成《校补顾亭林先生年谱》一书。谱中对顾炎武的经历,以多种书籍来证实之,可见校补者胸中知识之广博。该书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商务印书馆印行,在书最后有昆山图书馆王颂文先生的题跋,叙述校补本之纂辑与刊行的情况:“亭林年谱始作者先生抚子衍生也。衍生随亭林仅五、六年,又为吴江远族之子,记述容或阙略。嘉道年间,吴止狷乡前辈重加编订。上元车秋舲先生亦有撰述。两谱详略互见,而吴谱见闻较确。最后平定张石洲(舟)先生所辑则于亭林北行后事迹,考据独详。清季钱俊甫明经本衍生元谱,并取吴譜、车谱参校补正。适山阳徐遯葊学博(名嘉)秉铎吾昆,辑有《亭林诗注》复与考榷,三年稿成。哲嗣景虞茂才什袭藏之。今邑之图书馆搜访乡邦文献,景虞出示此稿,亟录一副本藏于馆。馆固有亭林先生手辑《天下郡国利病书》原稿,上海商务印书馆愿代影印,以广流传,因取钱氏校补之《亭林年谱》附印于后,俾世之读亭林书者可以知亭林先生毕生志行矣。间有张谱所载而为钱氏所未录者,更取一二补注之。”此本条理清楚,编次得法,编年区分诗文,眉目清醒,当为诸本中之最佳者。
上述年谱,有的藏于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有的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还有的藏于昆山图书馆。可供爱好者、研究者阅读参考。
作者:朱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