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故都金陵,旧称建邺、秣陵、建康,今南京市。这是一个“四十余帝三百秋”的都城,有着秀丽山川、传奇
人文。
金坛距离金陵很近,这里的一切,给金坛诗人提供创作的感情刺激和艺术空间。
早在盛唐,当金陵怀古诗还不太普遍的时候,金坛便起步写金陵诗。而且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空前的。储光羲一人就写下五首,占当时金陵怀古诗总数的四分之一。隐居金坛茅山的唐代诗人顾况,他的金陵诗也早被收入全唐诗。
到明清时期,金坛金陵诗更多了,作者队伍也更广泛,其中除了在朝官员也有在乡文人。比较著名的有潘南村、殷南棫、于辂、于醉六、冯煦、蒋超、李顺源、葛菊庵等人。
储光羲的金陵怀古诗、是将六朝荣辱与寒烟衰草紧扣在一起,这种基本格调和审美风格给后人留下深刻影响。他的《临江六咏》名闻遐迩,第一首“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第四首“平生何以恨,天地本无心”,第五首“京山千里过,孤愤望中来”最具代表。还有顾况的《题歙山栖霞寺》:“明征君归宅,陈后主题诗。迹在人亡处,山高月满时。空瓶无破响,道树有低枝。”同样是金陵怀古诗的经典。
明清时期的金坛诗人,他们的眼中,金陵也是一块伤心地,伤叹六朝兴亡的怀古诗,其风格、基调,吸取着前辈诗人的传统,大都没离开储光羲的这种套路。
在安徽做巡抚的冯煦,他写过《论词绝句》:“梦偏罗衾夜未央,秦淮一碧照兴亡,落花流水春归去,一种销魂是李郎。”乾隆大学士于敏中的裔孙于醉六的《南朝》:“石城钟阜帝王家,半壁江山占水涯。箫寺舍身身似佛,椒房联步步生花。台城烽火围谁解,宫井胭脂惨莫嗟。到底误人家国事,一由清净一繁华”。金坛有个诸生于辂,他一人写十首《金陵怀古》,其中有“故国分明夕照边,未因早泊过江船。误人宁独嗤王衍,破贼还应咎谢元。轻信围棋堪御敌,益教挥尘得谈禅。当时远志酬难尽,欲向东山问管弦。”还有一个晚清秀才李秉阳的《金陵怀古》:“虎蟠龙踞大江东,靖难功成王气终。塔寺有墙涵夕照,孝陵无树拂秋风。荒芜历乱萦残垒,落叶凄凉没故宫。复辟南京延半载,遗书千古见精忠。”尽是对石头城内政权更迭、国运兴衰,发自内心的一种感慨。
金陵的地理环境、浩瀚长江,虎踞龙盘险隘壮阔,也给金坛诗人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晚清诗人、一代儒医李顺源,他当然读过高蟾的《金陵晚望》,李顺源也写一首《登金陵城楼晚眺》:“天空地阔独登楼,莽莽神州一望收。无数画图描不尽,白云红叶万山秋。”李顺源的姻亲家葛菊庵,是个秀才,一生穷困潦倒,他去金陵也写一首《过栖霞山》:“千古江山一样工,六朝风景半称雄。其间必有名世者,应在千山万壑中。”金坛写洮湖诗最享盛名的殷南棫,他登上长江边上的燕子矶,作《题燕子矶亭柱》:“俯视江村户半扃,渡江舟楫满危汀。他时欲仿云林笔,须记峰头一小亭。”李顺源也写燕子矶两首,一首《舟次燕子矶下》:“波涛如雪接天流,燕子矶下夜系舟。风送钟声来水面,月推山影压船头。火轮碾浪星光动,铁锁沉江霸气留。晓倚蓬窗观日出,御碑亭上紫烟浮。”小船刚到燕子矶下,见江天月色,诗人便挥笔入诗,次日登临,奇思妙想,又写道:“石头城外一燕子,不识何年飞到此。江水非漆又非胶,粘住波心飞不起。”这首《登燕子矶》也亏诗人想象得出来。
金陵秦淮、凤凰台、江南贡院、明孝陵、明故宫,这些名胜遗迹,金坛诗人都留下笔墨。秦淮粉黛姿色当以明代最盛,金坛复社重要人物张明弼,他与冒襄等五人在秦淮义结金兰,常年出入秦淮妓院温香软玉、舞文弄墨。张明弼写下的《冒姬董小宛传》香艳动人,使得窈窕娟娟、食谱茶经,莫不精晓的董小宛名声大振。张明弼这个风流才子在秦淮本身就是一首金陵诗。金坛著名诗人潘南村泛舟秦淮,他一首《秦淮晓渡》:“潮长波平岸,乌啼月满街。一声孤棹响,残梦落秦淮。”深被明代名家王士贞赞识,称其清真古谈。还有弘文院编修蒋超的《金陵旧院》:“锦绣歌残翠黛尘,楼台塌尽曲池湮。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秦淮诗之佳作也。
江南贡院是旧时文人向往的地方,都曾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葛菊庵一首《过秦淮访贡院旧址》,其诗云:“旧迹秦淮几失真,巍森贡院变飞尘。只余明远楼前月,独照当年赴试人。”写出了科举过来人的一种复杂心态。
相传南朝金陵凤凰山有凤凰飞来集聚,凤凰象征王朝兴盛,乃筑一高台。李白登此台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诗,人人皆诵。金坛李秉阳也仿李白诗律,写《登金陵凤凰台》:“凤凰一去不重游,水抱空台终古流。六代繁华成瓦砾,百年建树剩山邱。天垂野岸青连廓,风卷江潮白满洲。独指浮云搔首立,几时消尽谪仙愁。”
葛菊庵行旅金陵,寻古访幽,当然不会不去明故宫、明孝陵,有一首这样写道:“昔时创业气何雄,不见当年王者风。剩有墓门并隧道,乾隆碑记夕阳中。”另一首是:“一片荒烟蔓草中,颓垣破瓦明故宫。金陵王气今安在,剩有朝门五道通。”但是这两首诗读来似乎平常。
金坛的金陵诗自唐代至明清,年代久、跨度大,给收集整理带来一些
困难,肯定还有疏漏。比如《金陵诗徵》卷内收有明代金坛王尧封的诗,至今还未查到。只是有过印刷出版、知名度高比如储光羲、顾况等的作品比较好查。有些作品颇费周折,都是在残存的手稿中才找到。金坛这些金陵诗精工细作,绚烂多彩,不用提唐代储顾,就是清代几位诗人,比如潘南村《秦淮晓渡》的清新幽丽;李顺源《登燕子矶》的奇思幻想;蒋超“荒园一种瓢儿菜,独占秦淮旧日春”的浅显厚重,都很耐人品味。它与《乌衣巷》、《台城》这些金陵名诗相比,也毫不逊色。金坛的诗人写金陵,是一个特殊的现象,中国的古城很多,西安、洛阳、开封,从来都没有这么集中去写过它。金坛金陵诗,它在整个浩瀚金陵诗中,这一奇葩应该占一席地位,金坛历代诗人成果,不应忽视,还需进一步挖掘整理。